8厅外公教墙:
我的作品以干湿结合的水彩技法为主,习惯从画面的暗部画起,这样可以避免画面最深色部分的多次重复而造成画面灰暗。从画面表面肌理而论,深色部分往往是画面的凹入部分,而从画面最凹部分画起,有助于画面体积感和空间感的形成。颜色切忌多次重复,切忌对比色的混合及重叠,水彩画颜色透明是它的优点,运用不当却又会成为它的缺点。
在我的作品里,通常是主要部分多采用干画法,次要部分多采用湿画法;受光面多采用干画法,背光面多采用湿画法。笔触方面:同样是主次分明,主体笔触细而肯定,次要部分则大而豪放,这样可使画面主次分明、虚实有序、刚柔并重,使作品不失厚重,又具有水彩画的韵味,从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。
叶献民
1998年
现在有很多水彩画家只是用水彩画的颜色画画,而不是我们画画所需要的色彩。经常看水彩画展览,一大部分的画作出现的都是习惯性的色彩。我认为这种所谓的“色彩”不是色彩,是颜色而已。他们只是用水彩画的颜色画画,而不是用水彩画的颜色表现色彩,这就是区别。我曾用水彩画的颜料临摹油画,感受兼具冷暖关系和素描明暗关系的真正色彩。
叶献民
2015年
9厅外公教墙:
你知道“精”是什么?“精”就是洋为中用。用中国传统的方式做自己的事做不好,为什么不学习国外好的地方和长处?比如说,你是一个工笔画家,工笔画中有自己的绘画准则:工笔画要怎么画。你被这个规矩套住了,就只能在这个规矩的范围内做事。你画得再好,也只能得90分,你的技艺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工笔画界顶级的画家。你想超越他,需要在思想上、画法上改革、创新。但这种改革、创新从何而来?不是运用工笔画的条条框框的规矩,而是要借鉴外力集于一身才能突破,所以油画家也要学习国画,国画家也要学习油画,水彩画家也要多学习其它画种,才能是一个好的画家。
无论写实画、抽象画,我们看的是画面效果、体会视觉感受,这是写实画与抽象画都需要的。抽象画重视想法,无论创作理念有多好,画面效果须好看。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写实画,无论画得多好,首先,一幅优秀的画作,远看,很抢眼,近看,技法娴熟、功底深厚,好画!
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,中国的油画和水彩画都发展得很好。在很多国际性的水彩画邀请赛中,所有的外国水彩画家看到中国的水彩画已经目瞪口呆了,他们想不到中国的水彩画发展得如此之快。无论是画面尺幅或者人物的描写,都有更丰富的展现,有更深刻的内涵。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的几位水彩界有分量的画家评价:中国的水彩画将在世界的舞台中引领潮流。
叶献民
(摘自2015年《新南方艺术》杂志第六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