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传出版《虚悟集》 贰

发布时间:2024-12-19 09:36:07

说几句话

永生老弟几年来的写作结晶拟集札出版,诚为一大喜事!借此机会,说几句话。

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称呼,不是一个职业称呼,但却有着诸多的文化前提规约。比如:要读过一些书;要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头衔;并有着社会公认的所谓“文凭”“学历”;写过一些被社会认可的文章、诗词、文学作品,甚或是书法、绘画、音乐创作等等。当然还有一些名堂,但主要还是前述种种。具有这些之后,方可称为文人。所以,文人称呼基本上属于褒义词,尽管其中附带着文人的种种酸味与毛病。但总的来看,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称呼。今天看来,现代“文人”称呼基本上沿袭了传统习见,形成古今一致的一种文化现象。尽管是一种社会流传且只是一种虚拟的、闲散的民间称谓,但其中也包含了人们对文人的某些文化认可、面子尊重、身份尊严、人文历史等文化份量。

 

据此,可以称呼永生老弟为文人。而今文集的出版,又添加了些许文化符号,增强了本人的文化份量。当然,永生老弟本身是有着一些事业上的职业称呼的。比如:人民教师、协会主席、文联副主席、美术家(且已出版个人画册)等等。这些称号可是中国所有知识分子据以谋生,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平台。而在这些称呼下面获得的成就是所有中国读书人的梦想,成就大小意味着梦想的成色与份量。实质上这种成就感是所有公家人的一种文化情怀,事业理想,社会前进的动能。

 

中国读书人的苦读苦学都是想将所学之功力“贷与”国家、社会、民族的伟大事业中,并达到忘我、无我、只为人民的崇高境界,由最初的“贷与”到最终的奉献,每个人都有一个升华的过程与精神的诉求。这种人生历程成了大多数莘莘学子的终生实践与理想张力。即便是私家人,其最终达到的事业峰值,也必将要与国家、社会、民族的宏大伟业结合在一起,方能体现出巨大的思想意义与实践价值。在国家、社会、民族的宏大伟业面前,不管公家人还是私家人,都会在这一个共同的目标下汇聚起来,成为最后的文明风景。

 

社会身份无论怎样异同,但在生活中都存在着另一面,即有闲时候的精神舒张与文化考量。而成其为文人,为这种业余追求提供了一个身份平台以及个人修养的人文目标。在事业职业之外,做一些文人规约的雅事、趣事,即是人生历程中的另一种补充与别样的人生风光。永生老弟在绘事之余,公务劳作之后,将对人生的思考,自身修炼的精神路径、艺术觉悟、感性智慧的方方面面,社会变迁中的种种奇闻异事,人情交往中的世态像貌,用短小精炼的文字予以呈现,供人们欣赏品味,不失为一种高雅、有趣味的文人作派。所以,称呼永生老弟为文人,业已名实相符了。

 

业余写作,看似闲散随意、感性表达,可其中的苦心孤诣、辛酸苦辣,写作人是感同身受。能用力全心地坚持数年,难能可贵。不论是文人情结,还是事业驱张,都是值得赞赏的。文集中配以若干本人绘画小品,更显示出永生老弟的文人手段、文人气魄。小品的精神感悟及文化含量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,既赏心悦目,又为文集增色不少。

因此,衷心祝贺文集出版!

顺祝绘事更加称心如意!

胡师正
于长沙得一居
2019年7月28日